7月23日,《川江都市报》教育视点双版面专题报道龙驰控股公司下属旭阳教育公司在龙马潭区8个公办学校组织开展的暑期托管实践,这场以“教育部门主导+国企搭台+工会助力+学校承办”的创新模式,切实解决暑期看管难题,获得家长们的高度认可。
原文阅读
8校变身4000余娃的假期乐园
一份破解暑期“看护难”的“泸州样本”
近日,龙马潭区《2025年暑期托管满意度调查》显示,家长满意度较高,尤其是托管内容、餐食质量两个核心环节获得了超过95%家长的认可。91.61%的家长认为,服务有效满足了他们减轻暑期照顾压力的核心诉求,而且有安全性和性价比。这样的托管对学生的暑期学习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体现在保障和促进假期作业完成(72.04%)以及培养兴趣爱好(56.85%)等方面。
今年7月,龙马潭区8所中小学悄然“变身”为暑期托管“主阵地”,4000余名孩子在这里找到了安全、充实又实惠的假期“新家”。从2023年的“小试牛刀”到如今覆盖全区、辐射邻县的“大托管”,一场由“教育部门主导、国企搭台、工会助力、学校承办”的多方协同实践,不仅破解了家长暑期的看护难题,更孕育出可复制的民生服务“泸州样本”。
破局——
八校联动,托起数千家庭的安心假期
当暑期来临,“看护真空”成为千万家庭的共同焦虑。龙马潭区直面痛点,用一场从“点”到“面”的托管改革,创新构建“教育部门+国企+工会+学校”四方协同机制,将托管主阵地设在了家长最信赖的教育场所——学校。
2025年6月,龙马潭区8个托管服务点全面启动。首期报名即突破2800人,二期也有近1500人,总服务规模达4300余人。家长们的选择理由清晰而集中:“无人看管”是刚需,“辅导无力”是痛点,“渴望充实”是期盼。“仅我们学校,第一期就有500名学生参与。更让我们惊喜的是,第二期目前报名的学生中,70%是第一期结束后立刻续报的'忠实小粉丝’。”玉带河学校托管点负责人王怀兵老师笑着说,甚至有江阳区、合江县、叙永等周边区县的160多名学生慕名而来。这份热度背后,是真实的民生需求。龙马潭区2025年春期开展的13000份问卷显示,超过54%家庭存在暑期看护刚需。
创新——
四方协同织密网 安全普惠暖民心
记者发现,龙马潭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了权责清晰、优势互补的“教育服务新生态”。
泸州市龙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属旭阳教育公司作为龙马潭区暑期托管的“总管家”,其探索始于两年前。2023年,集团工会利用空置办公室开设暑期托管班,以“工会补贴+员工自筹”的方式,解决了60余名职工子女看护难题。这一举措得到了龙马潭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
2024年,在区教育体育局支持下,旭阳教育公司认真研究教育部《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遵循“鼓励学校积极承担、导教师志愿参与、坚持学生自愿参与”的原则,学习借鉴北京、上海等暑期托管实践,在龙马高中学士山学校和泸州十二中两所学校进行暑期托管试点,服务学生1200人。
今年,旭阳教育公司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假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区教育体育局“严禁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坚持公益普惠收费”等要求,进一步规范课程设置、安全管理等,让托管更加有序。
托管点设在中小学校园,充分利用了学校无可比拟的场地安全性、设施完备性、环境熟悉度以及潜在的师资力量。同时,按照5元一节收取服务费用,让暑期托管更显民生温度。
与此同时,龙马潭区总工会也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了解完暑期托管模式后迅速响应,为在职职工子女提供真金白银的补贴支持——每期托管补助100元,共提供970个补助名额。多方协同,织就了一张“贴心带娃”的安全网。
口碑——
孩子乐在其中,家长放心满意
托管服务好不好,孩子的笑容与家长的口碑最有说服力。
李金亮妈妈欣喜地表示,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鱼塘学校报了名,没想到孩子对每天规律的作业辅导、充满趣味的体能训练以及生动的画年画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效果太好了,孩子第二天就主动要求接着报第二期!”
“在学校上托管班很好,我很喜欢,以后每年都想来!”玉带河托管点二年级学生陈星羽用最稚嫩也最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托管生活的喜爱。让家长感动的,还有细节里的温度。陈星羽的妈妈至今难忘一个雨天的清晨,女儿背着书包冒雨走向教学楼,校长恰巧看到这一幕,立刻撑起伞快步上前,一路将小小的陈星羽护送到教室门口,全然不顾自己半边身子被雨水淋湿。这充满温情的一幕,被陈妈妈用手机记录下来,分享在朋友圈,瞬间收获无数点赞。她动情地说:“从这一个细节,就能感受到学校对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关爱。”
家住江阳区蓝田的程诺伊每天需要乘坐近1个小时的217路公交车,几乎穿越整个城区,才能抵达城北的玉带河学校托管点。尽管如此,程诸伊的妈妈依然觉得“非常值得”“省心又放心,关键是孩子还能实实在在学到东西、过得开心,这性价比太高了!”
同样,在鱼塘学校门口,一位送孩子的妈妈看到坚守岗位迎接学生的党支部书记许璐,忍不住走上前激动地说:“这么热的天你们领导还亲自在这里守着,真是太负责了!学校的暑期托管真正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孩子的暑假安全、健康、充实,我们一万个放心!”
从满足刚需到传递温情,龙马潭区的暑期托管实践,正用“四方协同”的创新路径,为破解暑期“看护难”提供着生动的“泸州答案”。
课程——
“兴趣+”定制暑期成长“营养餐”
如何让孩子在托管期间“留得住、学得好、玩得嗨”?龙马潭区各托管点的答案清晰而有力:以课程为核心,用兴趣作引领,精准供给成长养分。
“我们精心打造'兴趣+’暑期托管体系,让每一个孩子玩得开心,学有所获。”王怀兵老师道出了暑期托管课程设计的核心。各校点以“作业辅导”为基础,结合自身特色延伸出异彩纷呈的实践内容,形成了一套“必修+兴趣”的丰富菜单。
每日,学校固定安排了作业辅导课,玉带河学校更细致地分为“基础辅导”与“思维拓展/小作家训练营”,并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灵活分设“基础班”与“拓展班”,让辅导更精准。体育“走班制”成热门选择——孩子们可自主挑选田径、篮球、足球、拉丁舞等项目,遇高温天气则自动切换至室内活动;玉带河学校的彩艺画社、童声合唱团,英才学校的演讲与口才、机器人编程、器乐演奏等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热爱的舞台。
劳动课充满“烟火气”最受欢迎。孩子们在食堂亲手包饺子、抄手、汤圆,从揉面、包馅到下锅煮熟,全程参与,最后还能骄傲地打包一份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小街子小学的孩子们则在墨香书法与创意手工中沉淀专注,日记本里写满了托管生活的点滴成长。
玉带河学校还特意设置自主活动环节,跳远、跳绳、自由阅读、即兴弹琴……让孩子们的午休不再单调,充满自在乐趣。学府路学校更让孩子们享受“躺睡午休”保证孩子们的睡眠质量。
守护——
假期里的坚守与奉献
暑期校园的热闹与欢笑背后,是无数教育工作者默默的付出与沉甸甸的责任。
泸州市龙马高中英才学校的黄鹤林老师用“充实”二字概括了他七月的每一天:清晨8:00多准时到校,清点托管班学生人数,督促并辅导暑假作业,完成“趣味英语’特色课程的教学任务;课程之外,还要负责托管点的课程设置协调、排课分班、安全管理等;直到下午5:30后,才能踏上回家的路。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放弃休息参与托管服务时,黄老师的话朴实而有力:“7月我刚好没有特别的安排。辛苦一个月不算什么,能切实减轻家长的负担,让孩子们过一个安全、有规律、健康充实的暑假,值得!”
在位置相对偏远、托管规模最小(仅80多名学生)的鱼塘学校,守护的力量更显珍贵。10余名教职工,主动放弃休假,志愿报名参与暑期托管工作,组成了托管点的“硬核团队”。面对食堂仅1名主厨和1名小工的紧张人手,学校领导班子轮流分担起后勤压力——清晨验收食材、参与“收菜”工作,成了他们暑期的新日常。“要让城乡接合部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区同质的托管服务”——这句承诺,化作校长每天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的身影,给了家长们最踏实的安心。
辐射——
“泸州模式”引关注,“全市推广”呼声高
龙马潭区暑期托管服务的大胆探索,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家长群体和社会层面引发了强烈反响。
托管学生家长的满意度,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口碑和精打细算的“性价比”认可上。
英才学校郑渊宸的妈妈算了一笔明白账:“往年暑假,为了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电视,我特意给他报了培训机构的书法班和舞蹈班,花费不少。今年把孩子送到学校托管,真是省心又省钱!作业由老师辅导完成了,书法、画画、各种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在学校全都有了,孩子还总跟我说'学校的饭菜很好吃,每天都要吃2碗饭’。”范佳语的妈妈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满意:“且不说孩子具体学了多少知识,单就避免了她在家无所事事、零食不停的坏习惯这一点,已'很划算了’!”
这份认可甚至跨越了区域。当江阳区等周边区域的家长得知龙马潭区多所学校开设了安全可靠、内容丰富、价格实惠的暑期托管服务时,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家长杨女士的观点极具代表性:“把孩子放在自己熟悉的学校托管,方便、放心!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都有保障,费用还不高,孩子还有熟悉的同学伙伴,这简直就是我心目中最佳的'托管’方案!”记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持有类似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热切期盼着:“希望这样的模式能在全市推广开来!”
采访后记
教育的温度,藏在细节里
原来,教育服务的创新,可以如此具象化:是校长在雨中自然倾斜向孩子的那把伞,是孩子回家时小心翼翼捧给父母品尝的那几个自包饺子,是教师暑期里额外备课批改作业时伏案的身影,是工会补贴单上“100元”背后的民生暖意,也是国有企业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
当学校的大门在暑期为孩子们欣然敞开,当教育者的责任与爱心趋越传统的课堂时空延伸至漫长的假日,一座城市对下一代健康成长所展现的深切关怀与务实担当,便在这方寸校园之间,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之中,悄然弥漫开来,温暖而有力。
如今,龙马潭区推出的“教育部门主导、国企搭台、工会助力、学校承办”多方协同托管模式,为探索教育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教育服务的社会化供给打开了一扇新窗,蹚出了一条新路;也为破解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可持续、可复制的区域性样板。